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一对浙籍夫妇在鄂的“罪”与“非罪”

发布时间:2010/11/27  浏览数: 479 次  浏览字体:[ ]
    这是一起因股权转让引发、涉及市值两亿多元人民币的“职务侵占”案,湖北省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11月16日开庭审理此案,围绕“罪”与“非罪”,控辩双方展开激烈争辩。

  有关专家认为,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本案对于准确把握股东出资、股东股权以及公司资产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投资入鄂

  这对受审的夫妻名叫楼恒伟、陈玉兰,都是浙江东阳人。

  2005年4月,为开发公司所属的“中人大厦”(万全城)房地产项目,武汉万全置业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杨胜全,与浙江恒源实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楼恒伟)及陈玉兰,就该项目投资以及万全公司股权重组,签订了《武汉万全置业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及股东重组协议书》和《“中人大厦”(万全城)项目后续开发股东内部协议书》。

  双方约定,“中人大厦”(万全城)项目前期投资议定为两亿元人民币,其中浙江恒源公司及陈玉兰出资人民币8000万,占40%;杨胜全出资1.2亿元,占60%,用于承担“中人大厦”项目工程的前期费用(含应付、应交未交、缓交部分),直到办理完建筑施工许可证止。

  同时,双方对万全公司的股权配置约定:恒源公司、陈玉兰、杨胜全所占股权分别为40%、35%和60%。由楼恒伟担任股权变更后的万全公司法定代表人,杨胜全任总经理,陈玉兰任监事。

  双方还约定,在项目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且第一次分红一个月后,同意按协议书约定,将法定代表人由楼恒伟变更为杨胜全,并使公司股权结构最终达到恒源公司、陈玉兰占40%,杨胜全占60%。

  协议签订后,浙江恒源公司、陈玉兰依约投入8000万元,但由于其中4000万元被用于偿还债务,使得双方之前议定两亿元的项目前期投资出现缺口,为使项目得以继续,浙江恒源公司不得不追加投入4000万元。

  2007年1月24日,杨胜全因向他人借款到期,无力偿还,杨胜全又与恒源公司、陈玉兰及债权人陈某达成四方协议。约定由恒源公司代杨胜全支付给债权人陈某包括本金、利息及违约金共计人民币2700万元,杨胜全将其持有的万全公司25%的股份,在协议生效后转让给恒源公司。

  协议约定,在协议签订后3个月内,杨胜全全额归还恒源公司代为支付的2700万元,杨胜全收回25%的股权。否则,杨胜全无条件放弃转还25%股份的要求。

纠纷入狱

  2006年11月,“中人大厦”(万全城)项目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但35%的股权并未变更到杨胜全名下,杨也未担任法定代表人。而2007年1月24日的协议签订满3个月后,杨胜全25%的股份也同样未转还到他的名下。

  2007年5月,杨胜全向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自己在万全公司拥有60%的股权,并依约定担任法定代表人;同时,以显失公平为由,请求法院撤销2007年1月24日签订的协议书。

  随后,浙江恒源公司、陈玉兰以双方协议有约定为由,对法院管辖权提出异议,2007年6月28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案件移送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之后,浙江恒源公司、陈玉兰对杨胜全提起反诉,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也以“股权转让合同纠纷”立案。

  2007年11月,楼恒伟、陈玉兰将拥有的万全公司的全部股权以4.3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杭州一家房地产公司。

  而就在杭州中院开庭审理之际,杨胜全向湖北省公安厅报案称,楼恒伟、陈玉兰涉嫌合同诈骗犯罪。湖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将此案指定黄冈市公安局立案侦办。

  2009年5月5日,黄冈市公安局以涉嫌合同诈骗犯罪为由,将楼恒伟、陈玉兰刑事拘留。同年6月12日,经黄冈市人民检察院批准,被执行逮捕。

  2010年3月,黄冈市公安局先后以职务侵占罪、诈骗罪移送起诉,被两次退回补充侦查。经补充侦查后,黄冈市公安局以合同诈骗罪移送起诉。今年9月12日,黄冈市人民检察院以职务侵占罪对楼恒伟、陈玉兰提起公诉。

“罪”与“非罪”

  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楼恒伟、陈玉兰利用职务便利,侵吞杨胜全在万全公司60%的股权,实际侵吞杨胜全股权款2.034亿元。

  检察机关的《起诉书》认定:“为了保证在签订协议时,万全公司固定资产现值不低于3000万元,负债不高于2650万元,杨胜全将其60%股权中的35%股权,转让给陈玉兰作抵押担保”;“万全城项目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但楼恒伟并没有按照协议约定,将法定代表人身份变更为杨胜全,陈玉兰也没有将其持有的35%股权归还给杨胜全”;“在协议约定的3个月内,杨胜全提出还款给恒源公司,并进行了公证,但楼恒伟拒不接受还款,造成杨胜全不能按时还款。”;“楼恒伟和陈玉兰未经杨胜全同意,利用职务便利,将万全公司的100%股权以4.3亿元价格卖给杭州某房地产开发公司”。

  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楼恒伟、陈玉兰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司股东股权,数额巨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当以职务侵占罪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起诉书,检察机关认定楼恒伟、陈玉兰职务侵占的包括35%和25%的股权两部份。但在当天的法庭上,楼恒伟、陈玉兰均否认检察机关的指控。二人的四位辩护人也认为,楼、陈二人的行为不构成职务侵占犯罪。

  楼恒伟的第一辩护人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律师杨矿生认为,起诉书中“杨胜全将其60%股权中的35%股权转让给陈玉兰作抵押担保”的观点,既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不符合协议约定。

  杨矿生认为,陈玉兰名下的35%股权并不是直接从杨胜全名下转让过来的,而是出资后从他人名下受让过来后,双方重新分配和安排的结果,35%的股权在法律上应当认定为陈玉兰所有。

  同时,按双方协议,杨胜全必须履行承担除8000万以外的取得施工许可证所需的一切费用的义务,并且到取得施工许可证分红1个月后,才能取得该35%股权。该项目在取得施工许可证前,楼、陈二人多增加了4000多万元的投入,而杨胜全没有依约定履行投资义务。因此,没有将股权变更调整到杨胜权名下,是因为杨胜全违约在前。

  关于25%股权,杨矿生同样认为起诉书的指控不符合客观事实。

  据当天法庭调查证据显示,在协议约定的还款期限到期前一天和到期日当天,杨胜全的律师通过电话和律师函向楼恒伟表示还款,其律师提出重新签订还款及转还股权协议的要求。杨矿生认为,这只能认定为杨胜全有还款的意思表示,而不能认定是杨胜全实际的还款行为。

  我国《刑法》第271条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杨矿生认为,楼恒伟、陈玉兰在受让持有股权的变更登记过程中,没有任何利用职务便利的行为,也与职务行为无关。

  杨矿生说,这种股权配置方案的法律属性,双方无论怎样理解,都是基于对合同条款、履约行为的理解问题,因为理解不同产生的分歧和纠纷,均是民事法律的调整范畴。

  据悉,本案庭审后,十余位国内知名的刑法和民商法专家对本案进行了研讨。专家们一致支持辩护人的意见,认为楼恒伟、陈玉兰的行为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本案未当庭宣判。  来源:中国青年报  董碧水
  友情链接  
宿迁人才网 宿迁交管网 宿迁违章查询 网上宿迁 宿迁西楚网 宿迁房产网 宿迁中级人民法院 宿迁市公安局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网 宿迁离婚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房地产律师网 宿迁法律顾问网 宿迁劳动争议律师网 宿迁知识产权律师网
宿迁律师网 宿迁保险理赔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仲裁律师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中央电视台 江苏监狱网 法律图书馆
经济与法 今日说法 中国警察网 新闻1+1 中国法律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庭审现场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