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信息误录还是另有原因 商人突变“在逃疑犯”

发布时间:2010/6/29  浏览数: 545 次  浏览字体:[ ]
  

  一直本本分分做生意,也没有犯罪前科,到昆明开会时入住宾馆,却突然被警方带走,到派出所后竟惊闻自己从2007年起就成了网上登记的在逃吸毒人员!尽管事情已经过去近一年,但直到昨天,来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的张建和说起自己的遭遇时,脸上依然写满无奈与恐慌。

  经过近一年“讨清白”的漫漫长路,尽管相关部门给张建和出具了几份答复,都证明了张建和的清白,但他说,时至今日,网上还有记录,一纸证明管什么用?“什么时候,我的错误信息才能删除?什么时候,才能还我一个平静的生活?”

遭遇


住宾馆突然成“在逃疑犯”


  去年的8月15日,对张建和来说,是个“黑色”的日子。做化妆品代理生意的他当天到昆明开行业会,入住某山庄酒店。上午10点左右,当他和所有参会人员一起,准备入会场时,大堂经理走了过来,拍拍他的肩膀说:“警察找你有事!”这句话一说出来,只见所有同行都用诧异的眼神看着他。张建和的脸一下就红了,心中暗想:“我做错什么了吗?”

  当他走出宾馆后,就看到两名警察和一辆警车。一位民警上前询问了他的姓名之后,把他带上了警车。这时,身后的同行们议论纷纷:“老张是犯什么事了?连警车都来了!”

  等到了派出所,发生的一切让张建和更加纳闷。民警先是问他是否吸毒、是否进过戒毒所等等,然后就开始对他进行尿检。等一切弄完,证明张建和没有吸过毒之后,民警还是不相信,再次追问:“你老实交代,到底有没有吸过毒?”张建和只能一再申明,自己从来没有吸过毒。这时,民警的一句话让他极其惊讶:“你没有吸过毒,怎么网上从2007年就开始登记你是在逃吸毒人员?”这句话让张建和突然想起一件事,那是2006年春节,他回到建水县西庄老家,突然被当地派出所的民警喊到派出所,当时一位张姓民警也是问他吸毒没有,在得到否定回答后,民警给张建和拍了照,就让他回家了。这一切,民警都没有给他任何解释。难道,当时这么一个简短的讯问,就把自己当做在逃吸毒人员了吗?

无奈


身背“罪名”不敢出差


  这次“被捕”事件,让张建和的生活彻底发生了改变,只要走在路上,他总感觉别人对他指指点点,甚至出现幻觉,听到人们喊他“吸毒犯”。影响最大的还是自己的生意,张建和说,做化妆品生意,要经常出差参加各种新产品推介会,但自从上次在宾馆发生了事情之后,张建和都不敢出差了,首先是怕再发生“被捕”事件,被同行们误解,更重要的是现在住宾馆都要进行身份证登记,既然自己在公安网上是“在逃吸毒人员”,那再住宾馆,会不会又发生被警方传唤的事件?在这近一年中,他不仅放弃了参加重要会议,甚至还有几次出国的机会,也因自己的“身份”问题,只能“忍痛割爱”。

  张建和告诉记者, 除了生意,他的家庭也因此事遭受了巨大的考验。他被当做吸毒人员“抓”的事,在张建和的家中,以及亲戚朋友中都传开了。“你出门这几年,到底干了些哪样?”父母总是疑惑地问,妻子也因他生意上的不如意,经常和他吵架。甚至在多次的激烈争吵中,妻子伤心地说:“你再不把你的这个身份证实过来,我们和你生活在一起,都无法抬头了!”

  6月28日,张建和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他现在吃饭、做事都会莫名其妙地想起这件事,睡梦中也会经常被噩梦惊醒。甚至走在路上看到陌生人都会突然紧张起来,近一年的时间,已经让他身心疲惫!

奔波


上访只换回一纸证明


  近一年中,张建和奔波辗转在各个部门之间,以求证明清白之身。第一次,他到家乡所属的建水县西庄派出所,把自己在昆明的遭遇告诉派出所之后,派出所当时就进行了核实。据张建和称,当时派出所所长给他的解释是:“是同名同姓的名字,搞错了,误报到网上!”张建和说,当时所长还劝他说:“工作中难免有错误,这个事情我们会处理好的。”随后,他们给张建和出具了一份证明,记者看到,派出所给张建和的这份户口证明上,比其他户口证明多了一句话:“该人在我辖区内无任何违法犯罪记录。”

回复


报请公安部删除信息


  虽然有了派出所的回应,但既然网上还有记录,这一纸证明能代表什么?张建和苦等了一个多月,没有得到建水县有关部门的答复之后,又找到省公安厅禁毒局。据张建和说,当时民警看完他的资料,并落实了情况之后,首先在电脑上把他关于在逃吸毒人员的信息进行了屏蔽。但张建和说,这种屏蔽,依然不能确保在省外使用身份证入住酒店或是出境时没有问题。张建和向记者出示了一份由云南省公安厅控告申诉办公室出具的来访处理单,上面要求红河州公安局:“张建和反映建水县西庄派出所民警将其陷害为吸毒人员录入信息,要求查清事实,恢复名誉,赔偿损失,先介绍到你处,请接洽!”

  直到今年4月,建水县公安局才有了一份答复——“1.局党委已对西庄派出所民警作出行政问责处理;2.由于省厅、州局均无权限删除或修改8.28库数据,目前,正在逐级上报,报请公安部禁毒局对张建和被误录的信息进行删除。”

质疑


信息误录还是另有原因


  张建和认为,虽然建水县公安局这样一份“答复”足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但什么时候能真正删除网上信息,还自己一个清白?而且,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件事,是误录还是另有他因?他也一直困惑。张建和认为,2006年那次被莫名其妙地带到辖区派出所问话,并拍照是事情的转折点。他甚至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陷害他。或是其他原因,如果是故意陷害,那么警方从事发后怎么从来不给他一个解释?而且,自己信息已经发布到公安网上,怎么不告知自己?这些种种疑问,一直伴随张建和。

  对此,记者6月28日拨打了当事的建水县西庄派出所所长的电话,对方以“要先通过县上”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虽然几份答复证明了自己并非“在逃吸毒人员”,但张建和依然期待警方能够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什么时候,我的错误信息才能删除?什么时候,才能还我一个平静的生活?”   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春城晚报  李荣

  友情链接  
宿迁人才网 宿迁交管网 宿迁违章查询 网上宿迁 宿迁西楚网 宿迁房产网 宿迁中级人民法院 宿迁市公安局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网 宿迁离婚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房地产律师网 宿迁法律顾问网 宿迁劳动争议律师网 宿迁知识产权律师网
宿迁律师网 宿迁保险理赔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仲裁律师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中央电视台 江苏监狱网 法律图书馆
经济与法 今日说法 中国警察网 新闻1+1 中国法律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庭审现场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