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中国产梨大县河北赵县全民囤积错良机致10万吨梨滞销---宿迁律师网

发布时间:2012/5/16  浏览数: 367 次  浏览字体:[ ]
  
5月12日,河北石家庄赵县,一名男子坐在装满了梨的箱子上,等待搬运工来装车。实习生 杨程晨 摄 
5月12日,河北石家庄赵县,一名男子坐在装满了梨的箱子上,等待搬运工来装车。实习生 杨程晨 摄


 

雪花梨滞销,民众陷入焦急。 
雪花梨滞销,民众陷入焦急。


 

  5月已过去一半,河北赵县,中国产梨大县,耕地上三分之一的民众陷入焦急中。

  赵县林业局副局长张立宁前日称,这里依然有大量梨果待销。

  早在4月下旬,一位赵县果农发微博求助,称家里两万箱雪花梨滞销,一时间引起广泛关注。记者深入了解得知,两万箱雪花梨的背后,还存在一个10万吨梨果滞销的市场。

  缘起

  微博卖梨传信号

  “只剩两千箱左右了,基本不愁卖不出去了”。

  昨日,一度受网友关注的河北赵县谢庄乡大东平村村民米小珠家2万箱愁销雪花梨,只剩1/10了。

  4月23日,网友将米小珠家里2万箱雪花梨滞销情况发上微博,迅速被网友和媒体关注,河北青年报、燕赵晚报等媒体的关注使得米家的2万箱梨(约合80万斤)在10余天卖出1.8万箱。

  而5月4日,燕赵晚报报道河北医大大三学生王广建在夜市摆摊,售卖家里滞销的雪花梨,获同学帮助。

  同时,微博上陆续的转发不断透露着一个信息,赵县雪花梨普遍滞销。

  现状

  10万吨梨愁销路

  从赵县县城,车行20多分钟,即到范庄镇梨园,放眼望去,这个辖90平方公里土地的乡镇沉浸在梨树的海洋中。

  村民刘现辉是镇里一合作社的负责人。

  “卖的梨有自种的,还有此前收购的,以前卖40多块(每箱),现在卖20多”,刘现辉手里还有近40万箱待售的单子,按照每箱近40斤的重量,由他联系销售的,还有1600万斤雪花梨等待出库。

  进入刘现辉位于范庄镇解家寨的冷库中,一股寒气袭来,穿一件衬衣的记者冷得直打哆嗦,为保证冷藏质量,冷库保持在零下2℃左右。

  他拆开一箱梨,拉掉包装,捧出黄灿灿的雪花梨。

  “每箱卖20元,至少亏20,囤货全出还亏数十万元,现在的问题是这么低的价还没人买”,随着天气转热和时令水果不断上市,刘现辉急了。

  在范庄镇,跟刘现辉一样囤梨陷入滞销的经销商有上百位,而对于整个赵县,这个数据很难统计。

  赵县林业局副局长张立宁表示,赵县梨果包括雪花梨、鸭梨和皇冠梨三种,果农库存的各种梨,目前至少有10万吨处于滞销状态,其中雪花梨占一半,约5万吨。

  张立宁称,这些梨是去年产的,经冷库低温保存至今。

  据了解,消暑水果西瓜、柑橘等已经上市,对梨果的市场直接造成冲击,而每年最早的梨果在6月下旬亦可上市,即一个月后,这些库存梨果将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

  影响

  经销商曝亏30万

  在范庄,随处可见储藏雪花梨的冷库。

  “全镇大大小小冷库约200个,绝大部分冷库中的雪花梨没卖完,有很大一部分冷库未开封。”刘现辉表示。

  一杨姓果农家冷库中的4万余箱,由于制冷效果欠佳,1/4的雪花梨烂掉,随着天气转暖,这种现象正在加剧,尽管不断贱卖,如今尚存1.6万余箱。

  赵县林业局的一份《赵县雪花梨销售信息》显示,早在4月下旬,大夫庄办事处即出现16元每箱的价格。

  刘国英是土生土长的赵县梨区人,除了做梨经销,家里还种梨,也未躲过这次滞销风潮,他算了一笔亏损的账。

  “作为果农,每箱梨贮藏成本为5块5,包装、农药、果袋、人工费用加起来20块左右,如果按照20块每箱出售,果农白干一年不说,还亏损5块钱”,刘国英称,如果不卖,天气逐渐变热,冷库制冷效果越来越差,大部分梨果面临坏掉的风险,届时将分文无收。

  “对经销商,梨果成熟时,出钱购买梨的价格为30块每箱,加上人工费、贮藏费、包装费约合15块,前期投入约为45元,若按照20元每箱出售,亏损达25块”,刘国英透露,和他一起经营的村里人,每人亏损都超30万元。

  赵县林业局数据显示,该县共有梨果贮藏冷库1362座,贮藏能力4亿公斤以上;梨果加工企业6家,加工能力5万吨;包装企业460家,年产包装2200余万套,出口公司20家,梨果专业合作社108家,果品运输专业户2972家,各种运输车辆1.2万辆。

  这个庞大的供应链,如今并未对此次梨果滞销产生正面效应,相反,受到的是一连串影响。

  原因

  全民囤梨失良机

  “都是贪嘛,想等更高的价格,错过了最佳销售时间”,刘现辉并不避讳谈亏本原因。“如果在去年,这些存货早卖光了”。

  果农售梨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为采摘后马上销售,另一种则将梨果囤积到冷库,等价格合适再出手。

  2010年赵县梨果获大丰收,大部分果农采取了采摘后即销售的方式。小部分果农将梨果囤积,2011年5月左右,全国出现大范围梨果供不应求,赵县雪花梨因此暴涨,雪花梨售价曾达每箱70元。这年,有果农因囤积卖高价收入超百万。

  这影响了赵县的绝大多数果农。

  2011年8月,赵县梨果依然大丰收,但在采摘季节,却出现几乎无人售梨的局面。

  “全镇的冷库装满了,甚至以前不用的冷库都用上了”,做生意的商人在囤货,果农也在囤货。

  大家的目标一致,希望靠囤货获得好价钱。9月过去了,10月过去了……大家期待的价格没出现,而梨果的储存成本却不断增加,5月1日后,不但果农期待的价格没出现,梨果价格还持续下跌,此时,冷库按照约定停止供冷。

  前方梨果销路不畅,后方天气变热影响梨果质量,果农和经销商迅速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

  对策

  农超对接未解困

  “我们没有固定销路,大部分是自己去找的,签不了合同,都是人家要的时候才来拉。行情不好时,他们拉过去也会赔本”,在果农米大爷看来,买家少来或不来,直接导致果农梨果卖不出去。

  赵县林业局副局长张立宁承认,确实没一个大企业或政府机构能确保果农的销路,他给出的理由是梨太多了。

  “10亿斤梨,如果放到一天卖,相当于全国人民每人得吃一斤,这个数字是任何一个机构或企业无法接受的”。

  在赵县,目前只有6家梨果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仅5万吨,相当于产量的1/10。

  “加工企业目前也出现囤货,由于受去年高价影响,这些企业早早囤积了一大批梨果,没想到梨果价格暴跌”,张立宁表示,在梨果滞销初期,他们就曾联系过这些企业,希望能帮助果农渡过难关,但企业纷纷表示无能为力。

  赵县梨曾获多家超市农超对接项目,包括签约不久的石家庄北国超市、家家缘超市,但这些超市的销量相比大量囤货,只是杯水车薪。

  ■ 小史

  赵县:雪花梨之乡

  赵县梨果种植面积占全县可耕面积的1/3,盛产雪花梨、皇冠梨、鸭梨,年产值达25亿元,是赵县一大经济支柱。其中又以雪花梨最为出名。

  赵县雪花梨颇负盛誉,赵县所辖11个乡镇中,有7个为梨区,该县也由此被评为“雪花梨之乡”。

  《本草纲目》记述:“雪花梨性甘寒、微酸”,具有“清心润肺、利便、止痛消疫、切片贴烫火伤、止痛不烂”等功能。

  ■ 助销热线

  赵县梨果购销中心 杨敏霞

  联系方式:0311-84941760

  赵县雪花梨批发中心 刘现辉

  联系方式:13932160098

  维民果业 郝立坤

  联系方式:13582115046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何光

  友情链接  
宿迁人才网 宿迁交管网 宿迁违章查询 网上宿迁 宿迁西楚网 宿迁房产网 宿迁中级人民法院 宿迁市公安局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网 宿迁离婚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房地产律师网 宿迁法律顾问网 宿迁劳动争议律师网 宿迁知识产权律师网
宿迁律师网 宿迁保险理赔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仲裁律师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中央电视台 江苏监狱网 法律图书馆
经济与法 今日说法 中国警察网 新闻1+1 中国法律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庭审现场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